摘要
在海南三亚,不当潜水活动加剧了水体浊度和营养盐含量的上升,局部区域活珊瑚覆盖率下降。为了从生理层面认识不当潜水活动对造礁珊瑚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潜水区常见的风信子鹿角珊瑚(Acropora hyacinthus)受到人为触摸、氨氮加富(5μmol·L~(-1))和沉积物覆盖(粒径小于0.3mm)等影响,探究珊瑚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反复触摸使珊瑚触手萎缩且分泌大量粘液,实验结束时Fv/Fm比第1天降低15.2%,骨骼生长速率比对照组下降62.9%,同时通过下调总糖和蛋白质含量维持脂质的供应。与仅施加触摸相比,在氨氮含量高的潜水区持续触摸珊瑚,珊瑚虫黄藻叶绿素a (Chl-a)含量降低35.9%,组织生物量下降27.9%,但其通过提高虫黄藻密度并将糖转化为能量储备的脂质,以适应高营养盐水体。高氨氮环境中持续的触摸和沉积物覆盖会影响珊瑚光合和呼吸作用,脂质含量、虫黄藻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比受到触摸和氨氮胁迫的珊瑚分别降低了55.1%、70.4%和52.4%,珊瑚明显白化且生长速率出现显著负增长。对于三亚潜水项目发展,建议加强对潜水游客的培训,采用轮换潜水区域的模式,并定期对潜水区域珊瑚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保障珊瑚礁潜水旅游可持续发展。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