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鲜卑族在游牧生活中使用的毡帐形貌,可以从山西太原、河北磁县、河南洛阳地区发掘的北朝墓随葬陶骆驼驮载的帐幕部件窥知,而这种"穹庐"式毡帐的全貌则见于大同市雁北师院北魏墓群出土的陶质帐房模型以及大同沙岭太延元年(435年)破多罗氏父母墓壁画中。进一步联系发现,大同云冈石窟昙曜五窟椭圆形平面、穹隆顶的窟形在古印度和中国新疆、河西走廊一带比云冈石窟建造为早的诸石窟中均未见到,应是云冈创造的新模式,表达了将象征皇帝的佛像供奉进鲜卑族游牧生活的传统居室——穹庐中。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