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中调整扳机药物和黄体支持方案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19例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者,根据是否新鲜周期移植分为A组(全胚冷冻首次ET组,n=53)和B组(新鲜周期ET组,n=166);按年龄A、B组又分为:≤35岁组,36~40岁组,>40岁组;比较A、B组一般情况、临床促排卵参数、实验室参数和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A、B组患者一般情况、内分泌变化、平均获卵数、MⅡ率均相似(P>0.05),仅>40岁组B组可利用胚胎数较多(2.89±1.62比2.26±0.87,P<0.05);两组妊娠结局参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患者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加强黄体支持,新鲜周期移植,可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尤其对于年龄>40岁患者,建议新鲜周期移植,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