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诗”观念是在诗歌的音乐与文本二维参照中形成的。“歌”与“诗”在起源上存在一定区别:“歌”与“谣”“颂”等指称与音乐相关的歌唱方式,“诗”则直接产生于与政治言说相关的美刺。但在先秦以声为用的“诗”“歌”传播活动中,二者关系密切,并无文体观念上的明确区分,“歌”是从音乐属性着眼的命名,而诗则是从文本内容着眼的命名。孔子删诗授徒,注重《诗》的德义之教,“诗”的文本意义得以强化,“诗”与“歌”逐渐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