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的变化及益生菌干预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1)选择2019年1-8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体检科健康体检者15人为对照组,特需病房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0例为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20例为合并组。采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方法完成3组肠道菌群测定;将扩增后获得的PCR产物进行纯化,根据不同的相似度水平,对所有序列完成操作分类单位(OTU)划分,以门、属、种统计完成群落组成,并比较分析3组肠道菌群的差异。(2)从合并组中选取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1、A2两组。A1组予以膳食管理,A2组在A1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OTU划分出14个细菌门,其中5个细菌门为3组共有。3组中丰度最高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平均丰度对照组为66.23±5.11,冠心病组为45.69±4.63,合并组为27.89±2.39);在属水平上,55份标本共鉴定36个细菌属,其中拟杆菌属、普雷沃菌属、萨特菌属等,在3组中含量均>1%,3组标本在上述细菌属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种水平上,共鉴定出24个细菌种,3组丰度较高的种包括:普雷沃菌卡布里、普通拟杆菌等。A2组益生菌干预后,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及梭杆菌门(Fusobacteria)丰度均高于A1组(P<0.05);拟杆菌门丰度均低于A1组(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A1组(P<0.05)。结论 PCR扩增及基因序列可用于检测冠心病及合并心衰患者体内有害菌群及促进健康的有益菌群;对于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给予益生菌干预能调节肠道菌群,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