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勘探开发实践证实四川盆地泸州古隆起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存在一个印支期的古油藏,但多年来未得到充分重视。近期,该古隆起核部完钻的德胜1井和胜探1井均见良好油气显示,其中,德胜1井嘉陵江组测试获得轻质工业油流,展示出泸州古隆起古油藏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潜力。为此,根据全油碳同位素、轻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指标,采取排他法重新评价了嘉陵江组原油来源,通过分析储层的沥青类型和特征剖析了原油的成因,探讨了古油藏演变及油气分布规律、古隆起演化与古油藏的关系,并明确了古隆起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研究结果表明:(1)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原油及凝析油主要来自下伏志留系海相烃源岩,油气充注具有多期多源特征;(2)印支运动早幕,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古油藏形成;(3)古隆起核部剥蚀强,古油藏上部次生变化形成氧化降解沥青封堵带,下部原油得以保存,气侵作用弱,以产油为主;核部边缘剥蚀弱,古油藏原油保存好,烃源断层发育,气侵作用强,形成含油气藏;(4)古隆起的演化和古油藏的演变控制了现今油气分布格局,核部产原油,核部边缘产凝析油气。结论认为:(1)嘉陵江组古油藏规模巨大,以沥青质衬边消失为古油藏边界估算面积为8 000 km2,高度为136 m;(2)古隆起上向斜及斜坡构造油气勘探程度低,是未来油藏及含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3)该认识对于气多油少的四川盆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单位
    成都创源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 西南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