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2007—2011年上海市青浦区感染性腹泻致病菌的发生、病原构成、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探讨防治对策。方法收集2007—2011年12月期间青浦区监测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7 268份,对哨点监测医院中就诊的腹泻病患者,采集肛拭子标本进行增菌后,分别接种在以下5种培养基(双洗碱性蛋白胨水、WS琼脂、麦康凯琼脂(MAC)和木糖赖氨酸去氧胆酸钠(XLD)、山梨醇麦康凯琼脂)中作霍乱弧菌、沙门菌、志贺菌以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疑似O157的检验。结果在7 268份标本中,共分离到83株菌,检出率为1.14%。其中副溶血弧菌位居阳性检出菌的首位,占86.75%(72/83);志贺菌和沙门菌分别占7.23%(6/83)和6.02%(5/83)。将每年的阳性监测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3,P<0.01)。结论青浦区感染性腹泻病的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志贺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