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药物性牙龈肥大(DIGO)主要由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环孢素A、硝苯地平引起,不仅影响牙面的清洁与美观和牙齿正常生理功能,而且可能造成患者心理上的障碍。然而,DIGO发病机制复杂,无法明确,导致治疗较为棘手。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许多观点与假设,包括胶原生成与降解失衡机制、炎症等。该文从分子机制与药物具体机制两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对DIGO发病的研究,并对DIGO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DIGO的预防与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 单位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