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山庄戏剧”的提出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随着《懿贵妃》等一批以承德避暑山庄故事为题材创作演出的话剧产生重要影响,“山庄戏剧”成为中国戏剧的知名品牌。几十年来,剧作家孙德民和河北承德话剧团立足“山庄戏剧”的基本艺术追求,不断延伸拓展创作道路,使“山庄戏剧”的思想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大家已经公认,凡是由孙德民编剧、承德话剧团演出的话剧,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无论是反映现代农村生活还是城市生活,都可以归为“山庄戏剧”范畴。“山庄戏剧”也就成了剧作家孙德民和其领导的河北省承德话剧团艺术风格的基本定性。对“山庄戏剧”的研究,似乎也经历了一个断断续续、重复发酵的过程。从《女人》《百合岭》《班禅东行》到《十三世达赖喇嘛》《雾蒙山》《这里一片绿色》,再到《青松岭的好日子》《塞罕坝》等,每当承德话剧团上演孙德民新创的话剧作品,“山庄戏剧”也就随之再次成为戏剧界热议的话题。随着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化,“山庄戏剧”的意义和价值也就越加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