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P2C19指导高危冠状动脉病变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选择研究

作者:余志华; 祝炜; 柯于鹤; 余浩; 文飞; 田立群; 冯莹; 陈昌贵; 郑琼莉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7, 33(11): 1045-1048.
DOI:10.13201/j.issn.1001-1439.2017.11.005

摘要

目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左主干或前降支近端病变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判明有无氯吡格雷药物抵抗,指导PCI术后选择合适的抗血小板药物,随访1年,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明确基因检测指导的治疗作用。方法:2014-01-2016-02武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行PCI术的患者中,选取210例为左主干或前降支近端病变的病例,连续分为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治疗组(A组112例,若为氯吡格雷慢代谢,则阿司匹林+替格瑞洛)与常规治疗组(B组98例,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分析两组术后3个月及12个月MACE发生情况。结果:A组112例患者中,17例(15.2%)基因检测为氯吡格雷慢代谢型,更换为替格瑞洛治疗。术后3个月时总体MACE发生率A组低于B组(4.5%∶12.2%,P=0.039),A组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总体发生率低于B组(1.8%∶9.2%,P=0.037);然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2个月时,两组总体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14.3%,P=0.092),但A组仍保持较低趋势。结论: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术后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有助于对氯吡格雷慢代谢患者进行针对性替换治疗,从而有效降低这部分患者术后3个月的临床MACE发生率。

  • 单位
    武汉市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