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P-S-R模型构建公共服务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状态空间法对上海市2005年—2016年间公共服务承载水平进行评价后发现:(1)上海各区公共服务承载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形成了重度超载、轻度超载和满载的三类类型。(2)在核心区公共服务重度超载状况加剧恶化的同时,其他区超载的速度相对缓慢,与核心区之间的差距日趋明显。(3)上海城市公共服务的压力主要来自公共交通领域,而公共服务状态水平更多受到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供给水平的影响。公共服务的响应水平则主要受到保障性住房、环保和公共交通领域财政支出水平的影响。(4)核心区重度超载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共服务硬件设施和服务人员增长迟缓;其他区域除了状态、压力方面存在不同问题之外,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最为普遍。因此,应根据各区的不同问题和短板,针对性地加强公共服务人财物的投入,以期有效提升上海超大城市公共服务承载水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