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刘勰(约465—520),字彦和,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祖籍山东莒县东莞。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曾依随沙门僧十馀年,因而精通佛典。梁初出仕,做过南康王萧绩的记室,又任太子萧统的通事舍人,为萧统所赏爱。后出家,法名慧地。晚年归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定林寺。其名不以官显,独以文彰。刘勰的创作深受儒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文心雕龙·序志》篇中说,他在三十多岁时,"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梦见一回孔子,便兴奋得不知如何。作《文心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