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改进中医药不仅是运用中医药的应有之义,也是积极解决医疗卫生难题的能动之举。无论是为了克服疫病流行、缺医少药等实际困难,还是就现代科学带来的发展挑战而言,都需要以中医药改进的实际成果突显其医学价值、建立社会认同。边区的中医药改进从中药领域起步,中医改进随后展开,呈现出政策引导与专业参与相结合、中医经验与西医知识相结合、现代路径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等特征。处于近代中医药事业的低谷期,陕甘宁边区改进中医药产生了积极成效与影响,不仅对彰显中医药价值、探索中西医合作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制定卫生方针政策积累了宝贵经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