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椎间孔外口区韧带的解剖学观测

作者:高强; 范磊; 李晓彬; 蔡腾; 赵健军; 赵庆豪; 刘涛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04): 375-378.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1.04.001

摘要

目的对颈椎C2~7椎间孔外口区域的韧带进行解剖学描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100个椎间孔进行解剖观测。鉴别所有出现的韧带,观察并记录C2~7椎间孔外口区域椎间孔外韧带的数量、形态、分布和起止位置。并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每条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结果在100个椎间孔外口区域共发现252个椎间孔外韧带。椎间孔外韧带可以分为放射型韧带236个(93.7%)和横跨型韧带16个(6.3%)两种。放射型韧带将神经根连接到周围结构,可分为上方韧带(25.0%),下方韧带(60.2%),前方韧带(6.3%)和后方韧带(8.5%);横跨型韧带与神经根相垂直并横跨于神经根上,其中,横跨型韧带在C4~5节段最为常见,在C4~5节段的平均长度为横跨型韧带长度为(8.12±1.38) mm(6.28~9.93 mm),厚度最厚可达1.04 mm,每个颈椎椎间孔最多只有一条横跨型韧带。结论椎间孔外韧带是椎间孔正常的生理结构,可能与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麻痹的发生有关。在颈椎减压术后,横跨型韧带可能是造成神经根卡压而引起神经损伤的潜在原因之一。而放射型韧带可以限制脊神经移位,可能因此牵拉神经引起损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