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周易》有“群经之首”的美誉,两千多年来,主要运用于象、数、理、占等,后经孔子注解阐发,彰显其修身、治国等思想,但并未影响其占卜的主要用途,且此一用途流传至今。尝试以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八卦中每个卦体的阴阳爻画之间的“中”“承”“乘”“应”“比”“据”,以及“得位”和“失位”的关系,给予一定赋值和权重,判断其吉凶指数,从而以数据化形式更加直观地呈现《周易》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