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选择不同麻醉药物进行干预后对其氧化应激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7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探究每组麻醉所用药物;比照组(60例):选择七氟烷药物完成临床麻醉;实验组(60例):选择异丙酚药物完成临床麻醉;针对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水平进行记录。针对两组患者的CAT(过氧化氢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以及GO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展开对比。结果于T2以及T3,实验组以及比照组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CAT水平、SOD水平以及GSH-Px水平均低于手术前明显(t=3.416、8.219、4.312,P<0.05);于T1~T4,实验组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SOD水平高于比照组明显(t=4.803、3.416、6.703、3.672,P<0.05);于T1以及T2,实验组CAT水平高于比照组明显(t=4.450、8.219,P<0.05);于T1~T3,实验组GSH-Px活性高于比照组明显(t=4.991、4.312、4.075,P<0.05);实验组恢复良好37例(61.67%),轻度残疾患者11例(18.33%),重度残疾患者7例(11.67%),植物生存患者4例(6.67%),死亡患者1例(1.67%);比照组恢复良好34例(56.67%),轻度残疾患者13例(21.67%),重度残疾患者7例(11.67%),植物生存患者5例(8.33%),死亡患者1例(1.67%);实验组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预后情况同比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0、0.208、0.120、0.000,P>0.05)。结论临床针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在实施麻醉期间,异丙酚药物的应用,同七氟烷进行比较,对于患者表现出的氧化应激反应可以获得显著对抗效果,最终对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病情康复进展的缩短,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