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实践智慧的理论奠基人,他对智慧进行了分类,划归出实践智慧的界限。中世纪的神学家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中的"德性"观点和"善"的因素,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摆脱了这种传承,并且抛弃了目的论的世界观,使实践智慧成了理论智慧的附庸品。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从不同的角度复兴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但复兴了的实践智慧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在现实的社会中存在着一些困境,需要结合现实,进行修正。实践智慧的复兴有利于遏制技术的过分狂妄,对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