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的炮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旺君; 张戴英; 孟江; 孙悦; 王淑美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28(14): 262-269.
DOI:10.13422/j.cnki.syfjx.20211871

摘要

佛手作为传统中药材,常蒸制后入药,降低辛燥之性,以充分发挥其药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笔者拟对佛手的炮制历史沿革、现代炮制规范记载、性味归经、功效、炮制及服用方法、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分析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整理后发现历代佛手的炮制方法主要有焙干、蒸露、陈用、炒制、盐渍和蒸制,现代蒸制主要在广东和四川应用较多。历代对佛手性味归经、功效的描述基本与现代描述一致,其味辛、苦、酸,性温,归肝、脾、胃、肺经,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的功效。佛手含有挥发油、黄酮及其苷类、香豆素类及柠檬苦素类等化合物,近几年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等进行化学成分解析;佛手具有止咳化痰平喘、抗炎、抗菌、抗氧化等活性,炮制后其挥发性成分及非挥发性成分、药理作用均产生一定的变化。但目前关于佛手炮制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有必要进一步分析佛手蒸制降燥的物质基础,探究其燥性药效物质、去燥存效、燥-效量化相关性,以阐明其炮制机制,为后续佛手的炮制研究、资源开发及综合应用提供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