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间诊疗技术的争议很多,难以管理。对民间技术要加强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就需要有合适的评价体系,在标准上应当区别于现行的西方医药评价标准和学院化的中医药评价标准,减少一些硬指标,增加一些软约束,主张用综合的评价量表,加大对民间诊疗技术的社会学考察,对它的来源、地域、沿革、群众基础等做深入调查,防止"坏"的民间诊疗技术被鉴定为"好"的民间诊疗技术。民间技术的研究应从调查入手,进阶到专家评审、临床验证,摆脱原地踏步的窘境。民间技术的管理建立在评价基础之上,应发挥好科研机构、民间组织的"缓冲"作用。
-
单位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