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MDRB)感染的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19例IPN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142例, 女性77例, 年龄51(38, 62)岁。依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分为两组:MDRB组(n=117)和非MDRB组(n=102)。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术后并发症、院内死亡情况等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DRB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病因、坏死物分区、胰腺坏死程度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MDRB组相比, MDRB组患者入院时的CT严重指数、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增高, 而红细胞压积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MDRB组相比, MDRB组患者合并真菌感染[37.6%(44/117)比21.6%(22/102)]、出现胰外感染[75.2%(88/117)比58.8%(60/102)]、接受手术治疗[89.7%(105/117)比67.6%(69/102)]、术后新发器官功能衰竭[37.1%(39/117)比21.7%(15/102)]、出现术后并发症[36.2%(38/117)比18.8%(13/102)]和院内死亡[25.6%(30/117)比10.8%(11/102)]的比例更高, 外科操作次数更多[3(2, 4)次比2(1, 3)次], 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22(10, 42)d比11(6, 18)d]、住院时间[39(28, 67)d比29(18, 35)d]和肠外营养支持时间[19(9, 37)d比15(7, 25)d]更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合并真菌感染的MDRB感染IPN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风险增加(OR=1.199, 95%CI:1.025~1.402), 而使用替加环素(OR=0.831, 95%CI:0.715~0.965)和微创手术治疗(OR=0.698, 95%CI:0.562~0.868)可降低MDRB感染IPN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风险(均P<0.05)。结论 MDRB感染的IPN患者炎症水平及胰腺坏死程度更高, 接受治疗时间更长, 更依赖外科手术治疗。真菌感染是MDRB感染IPN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使用替加环素及微创手术是降低MDRB感染IPN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保护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