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至2020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07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住院天数和发热天数与最高体温、入院时C-反应蛋白(CRP)值的相关性。结果 107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儿男女比例为1.28∶1.00;下颌下间隙感染最为常见,腺源性感染为主要感染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易感菌;单纯抗炎治疗55例,自行破溃5例,脓肿切开引流47例;治愈率为96.26%;发热天数与最高体温、入院时CRP值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054、0.206,P<0.05);住院天数与最高体温、入院时CRP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3、0.226,P<0.05)。结论 单纯抗炎治疗及手术治疗均为儿童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住院天数和发热天数与最高体温、入院时CRP值具有相关性,对病情评估具有临床意义。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