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胆囊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燕群; 陈雪君; 俞清; 闻捷先; 袁海霞*; 王文平
来源:肿瘤影像学, 2022, 31(01): 16-20.
DOI: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04

摘要

目的:探讨胆囊占位性病变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的血流特征及其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1例胆囊占位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并用SMI技术检测血流。采用Adler分级标准,比较CDFI与SMI在胆囊占位性病变中血流分级上的差异。根据血流形态,分析SMI在胆囊占位性病变不同病理学类型中的血流形态差异。结果:71例胆囊占位性病变患者中SMI检出血流56例(78.87%),明显优于CDFI[32例(45.07%)](χ2=17.21,P<0.05)。SMI在胆囊良性占位性病变与恶性占位性病变的Ⅱ、Ⅲ级血流显示均优于CDFI(χ2=5.430,P<0.05)。SMI显示,胆固醇性息肉最常见血流形态为点状(13/25,52.00%),胆囊腺肌症也以点状为主(7/15,46.67%),胆囊腺瘤主要表现为单支状或分支状(9/12,75.00%),胆囊癌以凌乱型为主(8/19,42.11%)。胆囊占位性病变不同病理学类型呈现不同的SMI血流形态(χ2=20.16,P<0.05)。结论:与CDFI相比,SMI能更清晰地显示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血管分布特征,可为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