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bla_(CTX-M)禽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特征和体外致病性研究

作者:崔俊岭; 梁玉蕾; 刘新新; 楚浩然; 陈秋如; 董焱斌; 贺丹丹; 吴华; 苑丽*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3, 1-12.
DOI:10.16445/j.cnki.1000-2340.20230918.001

摘要

【目的】进一步了解携带blaCTX-M禽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特点。【方法】检测76株携带blaCTX-M禽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谱、系统进化分群及毒力基因,并分析毒力基因与耐药特点、系统进化分群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药敏结果显示,携带blaCTX-M禽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率最高,达85.53%(65/76),其次是恩诺沙星,为48.68%(37/76);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谱为氟苯尼考+恩诺沙星+乙酰甲喹,达15.53%(8/76)。以多重PCR进行系统进化分群,结果发现,主要的亚群为C群和B1群;其中,C群检出率最高,达53.95%(41/76);其次是B1群,为30.26%(23/76);E群、A群、D群、和F群的检出率分别为9.21%(7/76)、2.63%(2/76)、2.63%(2/76)和1.32%(1/76);未检测出B2群和分支I群。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76株携带blaCTX-M禽大肠杆菌均检出了至少4种毒力因子,且有11株菌同时携带至少11种毒力基因。其中,有13株菌(17.11%,13/76)同时检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的5个标志性毒力基因(iroN、iutA、hly、ompT和iss);有11株菌检出ColV质粒的标志基因(cva/cvi、iroN、iucD/iutA、etsAC、ompT/hlyF和sitA),检出率为14.47%;有28株菌检出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igh pathogenitility island,HPI)的标志基因irp-2和fyuA,检出率为36.82%。【结论】携带blaCTX-M禽大肠杆菌多为多重耐药菌,且多重耐药菌株携带ColV毒力质粒可能性更高;携带blaCTX-M禽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与致病性有关联,即携带blaCTX-M禽大肠杆菌具有多重耐药的同时,具有致病的可能性更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