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我国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结构仍居主导地位,信贷投向结构集中于生产性贷款的现象一直存在。本文综合采用面板协整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OECD国家的信贷结构与物价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不同的信贷结构对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OECD国家生产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与通货膨胀都存在较高的关联关系,并且消费性贷款对于均衡的偏离比生产性贷款更加敏感。本文认为,我国未来物价的走势仍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应借鉴OECD国家的经验,结合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发挥信贷渠道对物价传导的作用机制,逐步降解产能过剩,防范物价水平的剧烈波动。
-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