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1934年9月,19岁的徐中玉从江阴华士镇乘坐小火轮中转无锡后由水路来到青岛,在国立山东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注册报到。1934年秋季学期,与他同时来到山大的,还有中文系教授舒舍予、外文系主任洪深和讲师水天同。由于家境清贫而打算以写作赚稿费维持大学每年约200大洋的花销,徐中玉开始了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文学创作。不仅如此,在校读书期间他还主编了两份文学副刊——《益世小品》半月刊(天津)和《新地》周刊(青岛)。在1934年9月至1937年11月间,徐中玉共发表了百余篇文学作品,涉及小品文、小说、诗歌、翻译等多种体裁。这些作品在后来的《徐中玉文集》中,却并不见踪影。而在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