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用芥菜叶缘裂刻的功能优势探究及其候选基因验证

作者:滕九翠; 邓英; 唐兵; 陶莲; 王青青; 归俊娥; 曹冰东; **; 李魁印; 宋莉*; 付文苑*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2022, 20(09): 2831-2841.
DOI:10.13271/j.mpb.020.002831

摘要

利用2个叶用芥菜叶缘全缘DH系‘MN001’和叶缘裂刻‘MU056’构建F1代为试材,通过测定七叶期叶片的光响应和CO2响应曲线,及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QTL初定位区间内的候选基因和RT-qPCR验证不同时期不同组织器官中候选基因BjuA040054的表达,对叶用芥菜叶缘裂刻的功能优势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裂刻叶能更充分地利用光能,且Pn值与叶片裂刻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裂刻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越大越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且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到1个与叶片形态发生相关的候选基因BjuA040054,开放阅读框660 bp,编码220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甘蓝型油菜BnaA10g26320D编码的蛋白同源。RT-qPCR分析推测该基因主要在营养生长期四叶和五叶期的叶片部位发生作用,且在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研究为进一步克隆叶用芥菜裂刻基因和揭示其裂刻性状的调控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生物信息学基础,并为裂刻芥菜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 单位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贵州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安顺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