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冠状病变及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差异,为AMI的诊断、危险程度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2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45例)、二支病变组(37例)及三支病变组(38例),按年龄段分为<60岁组(22例)、60~75岁组(44例)、≥75岁组(54例),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组间的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包括24 h连续NN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正常NN间期标准差均值(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百分比(PNN50)、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频域指标极低频谱功率(VLF)、高频谱功率(HF)、低频谱功率(LF);窦性心率震荡(HRT)指标,包括震荡斜率(Ts)和震荡初始(T0);以及V1、V3、V5导联的最大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max)。结果:单支、两支、三支病变患者的SDNN、SDANN、T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SD、PNN50、VLF、LF、HF、T0、V1-MTWAmax、V3-MTWAmax、V4-MTWA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60~75岁、≥75岁患者的ADNN、SDANN、Ts、HF及V1-MTWA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SD、PNN50、VLF、LF、T0、V3-MTWAmax、V5-MTWA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的动态心电图HRV时域和HRT现象的改变与其年龄和冠状病变支数有关,可为AMI的诊断、危险程度预测提供重要的信息。
-
单位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