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百香果作为贵州省主要的12大扶贫产业之一,目前已种植15.68万亩,但是其需肥规律及特性尚不明确。本研究以特色藤本产学研基地"平塘1号"百香果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施肥梯度,即不施肥(CK)、50 g、100 g、150 g、200 g,采用盆栽试验,于生长期、结果期、越冬期分别采集土壤-植株根、茎、叶,测定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百香果土壤-植株C含量在不同生育时期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N、P含量则差异显著,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植株N、P含量呈增长趋势,施肥量为200 g时植株长势最好;在植株不同器官中,C、N含量表现为植株叶片>茎>根>土壤,P含量在植株茎中表现最高,植株养分含量明显高于土壤;在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植株N、P含量表现出生长期>结果期>越冬期;无论是哪一个施肥处理,百香果植株在生长期和越冬期的N∶P小于14,受N肥限制,在结果期低施肥处理下,N∶P大于16,受P肥限制。每株施用200 g复合肥,土壤-植株不同器官养分含量最高,效果最佳;在不同生育时期,百香果需肥量及种类有所不同,在生长期和越冬期应满足N肥的需要,在结果期提高P肥的施用量。
-
单位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