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随着中国社会危机与民族危亡的加剧,传统的儒家文化也日益显现出其认同性的危机。民初滑稽文类中的孔子书写以幽默戏谑的笔法颠覆了传统圣人的形象,作为儒学传统的文化符号和象征,孔子的形象逐渐剥落了圣洁的油彩。如果联系到《新青年》同仁对孔教的批判,那么民初的通俗文学与游戏小说也同样承担了反叛传统、重估价值的启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