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测糖尿病(DM)患者视网膜功能异常变化,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得的DM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RT)与mfERG变化的相关性。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门诊收治的DM患者37例72只眼和正常对照组20例32只眼纳入研究。依据检查结果按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国际分期标准分为DM无视网膜病变(NDR,I级)组17只眼,中、重度非增殖型DR(NPDR,III-IV级)34只眼及增殖型DR(PDR,V级)组21只眼。mfERG评价DM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OCT和mfERG联合评价DM患者形态学和功能学的相关性。结果 NDR组较对照组,mfERG后极部二阶反应(SOK)总反应的P1波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147,P =0.036,P <0.05),而振幅密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608,P =0.000,P <0.05)。一阶反应(FOK)仅有P1波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350,P =0.000,P <0.05)。NPDR、PDR组较对照组,仅NPDR组FOK的N1波振幅密度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830,P =0.072,P >0.05),其余各指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OCT检查CRT与黄斑区水肿程度成正相关,mfERG的潜伏期和CRT有直接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0.550,P <0.05)。结论 mfERG能早期发现DM患者亚临床视网膜局部功能异常,潜伏期延长程度和DR病情程度呈正相关。OCT和mfERG联合使用,测定黄斑区域形态及电活动改变,在疾病早期观察、随访和进一步治疗的选择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