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次全切除术(DPPHR,包括Beger术、Frey术、Berne术)治疗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武警湖南省总队医院收治的13例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的3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术中病理学检查结果选择手术方式。其中23例行PD(经典Whipple术或保留幽门的PD)患者为PD组,25例行DPPHR术(Beget术、Frey术或Berne术)患者为DPPKR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缓解率、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改变、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通过电话和门诊复查等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9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其校正公式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PD组23例患者中,行Whipple术15例,行保留幽门PD 8例;DPPHR组25例患者中,行Begin术8例,Frey术13例,Berne术4例。PD组和DPPHR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5±0.4)h和(4.2±0.6)h,(372±174)mL和(272±114)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12,2.375,P<0.05)。PD组有3例患者术中出现大出血,DPPHR组2例行Beger术患者术中损伤门静脉出现大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05)。两组患者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胰腺慢性炎症改变,伴纤维组织增生。PD组患者术后疼痛总缓解率为95.7%(22/23),其中疼痛完全缓解20例,疼痛缓解2例;DPPHR组患者术后疼痛总缓解率为92.0%(23/25),其中疼痛完全缓解18例,疼痛缓解5例;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PD组患者术后糖尿病发病率为38.9%(7/18),消化不良和脂肪泻发生率为35.7%(5/14);DPPHR组分别为9.5%(2/21)和20.0%(3/1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200,0.281,P>0.05)。P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4%(7/23),其中合并腹腔出血、胰液漏及局限性腹膜炎患者1例,胰液漏1例,胆瘘2例,胃排空延迟3例。胰液漏和胆瘘患者经充分引流约1周后痊愈。DPPHR组患者术后1例患者发生胰液漏,并发症发生率为4.0%(1/2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5)。PD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2.4±2.5)d和(57 751±6 772)元,I)PPHR组分别为(8.2±1.8)d和(49 109±6 168)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76,4.645,P<0.05)。48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51.6个月(9.092.0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死亡,1例行Frey术,术后半年再次出现腹上区疼痛并确诊为胰腺癌,确诊后3个月死亡;1例行PD,术后2年因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随访患者中1例半年后再行胆肠引流术,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和癌变。结论DPPHR用于治疗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安全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延迟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等优势。但DPPHR不能完全替代PD,因此,需把握各类手术的适应证,结合病变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