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夜间近视地面模拟体验方法,提高飞行员对夜间近视及其危害的认识,以减少飞行安全隐患。方法 自制发光强度可控、直径2 mm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灯作为视标。20名视力正常(≥1.0)的志愿者于标准暗室中暗适应20 min后,在距离视标6 m远处开始观察搜索视标,并以10~20 cm/s的速度向前缓慢移行,直至看到视标,此时记为时刻A。受试者停止向前移行,记录此刻受试者与视标的距离(LA)。随后嘱受试者注视视标的同时向后移行,直至视标从视线中消失,此时记为时刻B。受试者停止移行并记录此时受试者与视标的距离(LB)。试验过程通过Tobiipro Glass Ⅱ眼动记录仪实时记录眼动轨迹和瞳孔变化情况。采用手持屈光筛查仪(SW-800)检测正常室内照明条件下以及时刻A和时刻B时受试者的屈光度数。根据AB两点之间的距离LAB及屈光力的改变情况评估夜间近视的程度。同时观察不同视标亮度(低:1×10-3 cd/m2,中:2×10-3 cd/m2,高:3×10-3 cd/m2)以及近视球面矫正镜(+0.5 D和+1.0 D)矫正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室内照明条件下、时刻A、时刻B受试者屈光度分别为(-0.194±0.390)D、(-0.509±0.532)D、(-0.836±0.700)D,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79,P<0.01)。眼动记录仪记录的眼动轨迹和受试者主观报告结果一致,且在发现视标后瞳孔有扩大趋势。佩戴+1.0 D球面矫正镜后LA增大、LAB减小(P<0.05)。视标为中、高亮度时的LAB小于视标为低亮度时的L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方法可以有效模拟并评估夜间近视程度,可作为飞行员夜间近视的地面模拟体验方法,提高飞行员对夜间近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