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育系的抽穗性状是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重要性状。为改良水稻雄性核不育系抽穗性状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调查了粳型光敏核不育系7001S和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超818S及其杂交F1、F2群体在湖南常德和海南三亚等2个环境下的5个抽穗相关性状,分析了这5个性状间的相关性,同时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5个抽穗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穗抽出度与穗剑高度差、剑叶长与剑叶宽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穗剑高度差与剑叶长、剑叶宽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除海南三亚环境中的剑叶宽外,其余性状均表现出受2对主基因控制,2对主基因的作用方式因性状而异。穗抽出度、剑叶角度和穗剑高度差3个性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剑叶长和剑叶宽2个性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育种中,对于剑叶长和剑叶宽等以多基因遗传为主的性状,可通过聚合杂交的方法在高世代根据育种需要进行选择,而对于穗抽出度、剑叶角度和穗剑高度差等以主基因遗传为主的性状,可通过杂交、回交和系谱选择的方法在低世代进行改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