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伟大诗人普希金死于一场决斗的阴谋之中,这一残酷的悲剧令俄罗斯人民为之惋惜。莱蒙托夫由此创作《诗人之死》一诗,在痛惜诗人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上流社会嫉贤妒能而谋害诗人的愤慨之情。尖锐的批判使沙皇政府先试图掩盖真相,后转而将普希金宣扬成“专制的朋友”,进而引发了更为激烈的争论。直到苏联政府在普希金逝世百年纪念活动中大力宣传,诗人的名誉才得以重获认可,诗人的崇高地位才得以正式确立。
- 单位
伟大诗人普希金死于一场决斗的阴谋之中,这一残酷的悲剧令俄罗斯人民为之惋惜。莱蒙托夫由此创作《诗人之死》一诗,在痛惜诗人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上流社会嫉贤妒能而谋害诗人的愤慨之情。尖锐的批判使沙皇政府先试图掩盖真相,后转而将普希金宣扬成“专制的朋友”,进而引发了更为激烈的争论。直到苏联政府在普希金逝世百年纪念活动中大力宣传,诗人的名誉才得以重获认可,诗人的崇高地位才得以正式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