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纵向岭谷区地处我国西南部,是以南北走向为主的山系河谷区。纵向山系、河谷的特殊环境格局的"通道–阻隔"作用及其关联效应使其成为动物南来北往的重要生态走廊和东西扩散的阻隔,孕育着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怒江金丝猴(R. strykeri)、高黎贡白眉长臂猿(Hoolock tianxing)、西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扭角羚(Budorcas taxicolor)等珍稀濒危哺乳动物。西南纵向岭谷区兽类及雉类红外相机监测平台始建于2011年,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监测区主要覆盖西藏东南部的墨脱地区、高黎贡山、芒市、铜壁关、碧罗雪山、白马雪山、普达措、无量山、哀牢山、澜沧勐矿、西双版纳勐养子保护区和黄连山。目前已建立35个监测样区,包括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非保护地等多种类型。截至2019年12月,共完成803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的调查和监测。有效相机工作日约37.92万天,获得独立有效照片26.99万张。共识别出7目20科60种大中型野生哺乳动物和15种雉类,包括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7种, IUCN受威胁物种24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受威胁物种41种。建议今后加强对孟加拉虎、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等旗舰动物的监测,服务国家公园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入研究人类活动对大中型哺乳动物群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