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价值,为医院提高胃癌的整体诊治水平提供相关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0例经常规内镜检查提示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进行普通内镜、NBI内镜以及0.2%靛胭脂染色后放大胃镜下观察,对镜下图像的清晰度、胃小凹分型、微小血管形态等进行比较。结果:B组在显示病变轮廓方面的图像质量、胃黏膜微血管形态、胃小凹形态方面均明显优于A组,在显示病变轮廓方面的图像质量、胃黏膜微血管形态方面均明显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经NBI诊断和胃小凹形态分型,发现600例患者中,有33例属于早期胃癌,以Ⅵ型为主;有重度、中度和轻度异型增生分别为12例、26例和44例,以Ⅳ、Ⅴ型为主。结论:在消化内科中,给予患者NBI诊断,除了具有操作安全、简便的特点之外,还能够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病灶进行准确鉴别,从而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的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单位中山大学; 东莞东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