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103693069调控THY1/Notch改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性凋亡

作者:王川; 张飞*; 彭吾训; 王蕾; **; 董文涛; 郑小罕; 刘钢; 王涛; 谢志鸿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 39(04): 686-690.

摘要

目的探讨LOC103693069改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缺氧性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原代细胞提取自SD大鼠, 于2020年4月由贵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s, 按不同缺氧浓度, 常氧、5%O2、1%O2、0%O2培养48 h, 检测确定最佳缺氧浓度。构建LOC103693069慢病毒转染BMSCs, 分为4组, BMSCs组, BMSCs+Lv-NC组, BMSCs+Lv-LOC103693069组, BMSCs+Lv-LOC103693069-RNAi组, 通过生信分析、荧光素酶实验结合细胞功能实验等评价抗缺氧性凋亡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鉴定培养BMSCs成骨、成软骨、成脂分化阳性, 经检测确定0%O2培养48 h为造模条件。通过基因芯片检测结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验证, 最终确定LOC103693069为目标基因。缺氧处理后检测BMSCs+Lv-LOC103693069组细胞凋亡率[(47.00±1.23)%]低于BMSCs+Lv-NC组[(70.20±1.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 P<0.05)。通过生信分析预测其下游通路为THY1/Notch设计阻断实验, 首先过表达LOC103693069, 缺氧处理后细胞凋亡率为[(41.00±1.23)%], 在此基础抑制THY1, 导致凋亡率[(74.30±2.13)%]低于过表达LOC103693069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 P<0.05)。行挽救实验, 当抑制LOC103693069细胞凋亡率[(72.60±1.72)%]高于过表达THY1细胞凋亡率[(42.50±1.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 P<0.05)。随后, 通过荧光素酶实验证实LOC103693069和THY1 mRNA 3’非编译区序列(3’UTR)在微小RNA(miR)-140-5p上有相同的结合位点。行细胞功能实验研究也证实了LOC103693069能够调控THY1 mRNA表达水平, 但能够被miR-140-5p逆转该调控, 证实了LOC103693069竞争性结合miR-140-5p调控THY1/Notch通路。结论 LOC103693069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40-5P调控THY1/Notch通路, 改善BMSCs缺氧性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