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综合淤血评分(Composite Congestion Score,CCS)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预测180 d不良事件发生的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EICU收治的急性心衰患者。共随访180 d,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不良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预测急性心衰患者离开EICU 180 d内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离开EICU时独立危险因素与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Assessment SystemⅡ,APACHEⅡ)评分预测急性心衰不良事件发生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实用性。结果 共纳入患者71例,其中预后良好组32例,预后不良组39例。除年龄、入住EICU时APACHEⅡ评分、离开EICU时CCS评分外(P<0.05),其余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离开EICU时CCS评分[优势比(odds ratio,OR)=2.80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428,5.512),P=0.003]、年龄[OR=1.086,95%CI(1.017,1.159),P=0.013]是预测急性心衰180 d死亡或重返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可见,入住EICU时APACHEⅡ评分、离开EICU时CCS评分、年龄、年龄联合离开EICU时CCS评分这4种评分方法对心衰患者180 d死亡或再入院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年龄联合离开EICU时CCS评分较离开EICU时CCS评分、年龄、入住EICU时APACHEⅡ评分均有正向改善能力。4种评分方法预测180 d不良事件发生的校正曲线显示,离开EICU时CCS评分校准度最高、年龄最低。决策曲线显示年龄、离开EICU时CCS评分、年龄联合CCS评分临床实用性优于入住EICU时APACHEⅡ评分。结论 急性心衰患者离开EICU的CCS评分与180 d不良事件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CCS评分基于临床变量设计、简便实用,年龄联合离开EICU时CCS评分将进一步提升其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