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降低植入式神经电极引起的炎性组织反应,通过层叠法构建可电刺激释放抗炎药物地塞米松的碳纳米管与聚吡咯双层导电生物膜(MWCNTs/Dex@PPy/Dex)。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分光光度法(UV)、循环伏安扫描(CV)和交流阻抗(EIS)对生物膜表面形貌、成分组成、药物释放特性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考察。FESEM结果显示,MWCNTs/Dex@PPy/Dex生物膜呈现纤维状纳米结构,FT-IR光谱中含有与地塞米松类似的特征吸收峰。经过循环伏安电刺激释放地塞米松后,与PPy/Dex生物膜相比,MWCNTs/Dex@PPy/Dex导电生物膜阻抗更低,释放Dex总量更多,且释放时间更久。此外,PPy/Dex膜在205个循环发生脱落,而经过300个循环后,MWCNTs/Dex@PPy/Dex生物膜无明显肉眼可见变化,稳定性好,为提高电极的使用性能提供了思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