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一直是多元发展的,如何"一体化"就成为国家治理的大问题。以少数民族统治天下的元朝,认识到国家治理的困境,以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治理国家,以《一统志》纂修为标志,建构正统的合法性,并力图把新纳入版图地区通过编纂志书的方式合法化。《一统志》与其他官修史书一起,通过官方书写的方式,确立其政权合法性来源于"大一统"的意识形态,这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跃升。明清两朝对"大一统"亦有自觉追求,分别纂修《一统志》。《一统志》纂修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官方编修,场馆、经费、人员有保障,且由最高统治者钦定,这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其质量。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