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补习教育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其宏观因素(经济、教育、文化)的成因,也受其微观因素(学校、家庭、补习机构)的影响,其中"儒家社会—勤奋"模式、高经济回报率和教育逻辑的内在转变是其主要成因,各方利益是其本质成因;作为主流教育的"影子",补习教育对学校、家庭、学生个体和社会公平等产生了负面效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应以"教育化人"为出发点,从补习机构、教师、学生三个维度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