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慢性肾衰竭是原发或继发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损伤引发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综合征,现有研究表明,慢性肾衰竭早期有部分肾单位处于炎症可逆性阶段,及早进行综合性治疗可有效延缓或病程的进展[1]。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有一定基础,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为脾肾亏虚、水液运化障碍,湿浊滞留所致,因此治之当以扶正为主,标本兼顾为主要原则[2]。本研究将参芪地黄汤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探究药物治疗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提供数据支持。
-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