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田氮、磷流失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为测算水稻生产过程中氮、磷随地表径流的流失量并探索流失规律,在常州市水稻主产区设立稻田定位监测点,对稻田的水分输入、输出量及氮、磷含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稻田通过降雨和灌溉水输入的氮、磷分别为2.663 8,0.154 3 g/m2,通过径流水、排水和径流水泥沙流失的氮、磷分别为4.732 5,0.342 5 g/m2。氮、磷流失量扣除输入量,试验期间稻田氮、磷表观净排放量分别为2.068 7,0.188 2 g/m2。在氮、磷流失方式的分布方面,以排水方式流失的氮占总流失量的80%以上、流失的磷占总流失量的70%以上。在氮、磷流失时间的分布方面,7月流失的氮、磷占总流失量的60%左右,6月流失的氮、磷占比也达20%以上。该结果说明,要降低稻田的氮、磷流失量,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排水量,特别是在7月。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