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混合型肝癌的来源、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1988年2月至2003年3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手术切除的经病理证实为混合型肝癌的27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选取性别、年龄、是否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AFP、肿瘤大小、是否有播散结节、是否伴肉眼癌栓、是否侵犯临近器官、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有远处转移等指标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以分析其特点。查取患者的随访资料,对有完整随访的病例利用SPSS13.0软件运用Kaplan 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27例混合型肝癌患者无一例术前被准确诊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9岁(27~76岁);男性居多(19例,70.4%);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4例(63.6%);术前AFP阳性(>25ng/ml)13例(48.1%);肿瘤直径≤5.0cm3例(11.1%),5.1~10.0cm18例(66.7%),>10.0cm6例(22.2%);术中发现有播散结节8例(30.8%);术中发现肉眼癌栓4例(15.4%);肿瘤侵犯周围器官6例(22.2%);淋巴结转移5例(19.2%);远处转移2例(7.7%)。27例患者中1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16例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1.3%、18.8%、6.3%。结论:混合型肝癌术前诊断困难,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治疗以外科切除为主,明确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