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结合沙门菌攻毒试验初步验证小檗碱(berberine, BBR)干预肉鸡肠炎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首先利用PharMapper数据库和Swisstargets数据库预测药物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疾病靶点,并筛选出药物和疾病靶点的交集,将得到的交集靶点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及GO与KEGG富集分析;对筛选出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和动力学模拟;后续建立肉鸡肠道炎症模型,观察其肠道组织形态变化,并利用RT-qPCR验证BBR对靶点蛋白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最终筛选得到BBR潜在靶点374个,与肠炎交集174个;GO与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197条目和73条目,主要涉及信号转导、蛋白磷酸化过程及PI3K-Akt、趋化因子及Ras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BBR与核心靶点之间均能较好地结合,主要通过疏水作用力、氢键结合;组织切片结果发现,BBR可显著缓解肠道组织损伤;RT-qPCR结果显示,给药后仔鸡盲肠组织中HSP90AA1表达量显著下降(P<0.001),PIK3CA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通过网络药理学和试验验证发现,BBR可能通过调节HSP90AA1和PIK3CA表达量来调控肠道炎症的发生发展,可能涉及PI3K-Akt、cAMP、AMPK等信号通路,为深入进行BBR治疗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