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超声辅助酶解促进草鱼鳞胶原肽水解进程的内在原因,分别研究了超声对底物蛋白(草鱼鳞)的分子结构、表面疏水性、粒径等理化特性和蛋白酶酶解能力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对超声酶解进程进行了动力学拟合,从酶解动力学角度进一步评估了促进草鱼鳞胶原肽水解进程的“超声-酶”耦合效应。结果表明,适当的超声强度(300 W、20 min)可以使底物蛋白的结构展开,此时其表面疏水性最大、粒径最小,使之更适合后续酶解,但当超声功率大于300 W时,底物蛋白会重新聚集,其中的部分疏水基团被掩埋,不利于酶解的进行。同时,当超声功率为300 W、时间为20 min时,单酶酶解组和分步酶解组的酶解能力从2.35×105、3.41×105U/g分别提高至3.44×105、3.86×105U/g,且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动力学模型对超声辅助单酶酶解(r2=0.988 8)和分步酶解进程(r2=0.960 7)进行了动力学拟合,依据建立的反应动力学方程,证实了超声辅助分步酶解进程更快,研究结果为超声辅助酶解工艺制备胶原肽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