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正常人(HC)、结核病患者(TB)2组人群外周血结核杆菌耐热性抗原(Mtb-HAg)刺激后γδ T细胞产生IFN-γ和IL-17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12例HC作为对照组,12例TB作为实验组,采集2组人群外周血进行分离PBMC,经Mtb-HAg刺激扩增培养后,收集Mtb-HAg体外扩增效应性T细胞,Mtb-HAg作为刺激剂,设定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刺激培养2 h,再加入莫能霉素(monensin)阻断培养4 h,收集细胞加入荧光抗体进行表面分子和胞内染色,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γδ T细胞产生IFN-γ和IL-17细胞的相对比例。结果 HC组、TB组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γδ T细胞均可以产生IFN-γ,用Mtb-HAg再刺激时,γδ T细胞中产生IFN-γ的细胞均显著高于未用Mtb-HAg刺激组(P <0. 001),且HC组和T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HC组γδ T细胞中产生IL-17的细胞呈现降低趋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B组γδ T细胞中产生IL-17的细胞也呈现降低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 TB患者PBMC培养的γδ T细胞对Mtb-HAg刺激有较强的反应能力,而产生IL-17的能力降低。
-
单位蚌埠医学院;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