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温度"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词汇:炎热的夏季人们期盼高温降下来,凉爽一些;寒冷的冬季,人们又希望低温抬上去,暖和一些。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给人造成不适之感,也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这是每个人都感同身受的。一般地说,人们总是希望生存在一种"适宜的温度"里,过着非热非冷的安逸时日,如春日融融然,如秋日旭旭然。"有温度的教育"——这个温度大概就是指那种非热非冷的"适宜温度"。但是,这个"教育温度"的标准到底是多少,却很少有人提及,似乎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如果仅仅将"教育的温度"理解为非热非冷的那种"适宜温度",似乎有些偏颇化,更有些扁平化。因此,对"教育的温度"应该作全面性、立体化的理解和探讨,以揭示其深刻的内涵和实质,挖掘其深邃的要义和精髓。我认为,教育的温度既是一个约数,又是一个常数。对此,可以尝试作如下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