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南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作者:昝博文; 刘树根; 白志强; 冉波; 叶玥豪; 邱嘉文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2017, 36(02): 65-74.
DOI:10.19509/j.cnki.dzkq.2017.0208

摘要

以四川盆地西南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X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实验方法和QSDFT的分析方法,对该区的页岩孔隙类型、结构及孔隙发育的自身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龙马溪组主要发育3种孔隙,即有机质孔、无机质孔和微裂缝,有机质孔有连续分布和不连续或块状分布2种形态,孔隙以2种结构为主,即墨水瓶孔和平行狭缝内壁的孔隙。2孔隙直径呈02,24nm双峰态分布,微孔和介孔提供了主要的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且随着埋藏深度的变浅,储层的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均减小。3页岩有机质含量和矿物组成控制了页岩储层的孔隙发育,有机质主要控制微孔的发育;石英主要影响介孔的发育,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黏土矿物有利于介孔的发育,不利于微孔的发育。4与焦石坝地区页岩储层的对比表明,有机质含量是页岩气储集空间发育的主控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