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wingless/integrated (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机制。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30. 0 mg·kg-1)、白芍总苷低、中、高剂量组(10. 0,20. 0,40. 0 mg·kg-1),每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建模成功后地塞米松组、白芍总苷各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评估各组大鼠机械性痛阈(PWT)及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关节炎症积分水平,测定关节滑膜Wnt和β-catenin m RNA及蛋白水平以及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WT、PWTL显著降低,关节炎症积分、Wnt和β-catenin m RNA及蛋白、IL-2、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 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白芍总苷各剂量组PWT、PWTL显著升高,关节炎症积分、Wnt和β-catenin m RNA及蛋白、IL-2、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 05),以上作用与白芍总苷剂量呈正相关(P<0. 05)。其中白芍总苷低、中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正常对照组膝关节滑膜结构正常;模型组滑膜层增厚,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地塞米松组及白芍总苷高剂量组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滑膜明显变薄;白芍总苷低、中剂量组仍可见明显中性粒细胞浸润,滑膜局部粗糙不平。结论:白芍总苷可明显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破坏,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损伤程度;其机制与白芍总苷可抑制Wnt和β-catenin m 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有关。
-
单位台州市立医院